补园与昆曲

张瑞云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补园是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发祥地

 

 

 

补园是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发祥地。从这个以后,一百多年了,在昆剧的舞台上,演出的演员,很多都是苏州传习所的演员,或者是他的学生,或者是学生的后人。

 

 

张鹿:这次请张老师讲一讲补园和昆曲的故事。昆曲有600年的历史,是百戏之母。据说早期的补园是昆曲的活动地。

 

张瑞云:在半个世纪以来,这个补园里边曲声不断。差不多每天都有在唱昆曲。高祖请了俞粟庐就住在补园。请他在补园工作三十年。他教高祖的子孙们学曲。高祖有四个孙子,这四个孙子学昆曲的四个行当。

 

我的祖父张紫东学的是老生。他学的效果最好。所以后来 称他是吴中,吴就是苏州,吴中老生第一人。苏州曲坛一正梁。

 

张紫东除了唱曲,也参加演出。而且他又整理了很多昆曲的资料。又办了传承昆剧的传习所。所以说,这个补园,人们称它是昆曲的活动地,又是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发祥地。

 

俞粟庐在补园教昆曲,他的儿子俞振飞早年丧母。所以俞粟庐就从俞振飞三岁的时候把他带在补园。俞粟庐带他孩子的时候,那三岁的孩子一哭闹,他就唱昆曲。所以这个孩子呢,就是俞振飞很小就把昆曲学得很好。

 

俞振飞十三岁的时候,也就是1915年,他头一次上台演出昆曲就和张紫东同台演出《牧羊记·望乡》的《望乡》。卅六鸳鸯馆还经常办同期。同期就是不化妆的演唱昆曲。

 

卅六鸳鸯馆是补园的主要的建筑。在1892年建成,是补园十大景点中最后的建筑。它是专门为昆曲设计的。这个馆的四角,各建一个耳室。耳朵的耳,耳室。昆曲演出的时候,可以在耳室里面化妆。

 

这个馆的地下,方砖下面有空道,可以烧火送暖。馆的北面是石柱支撑的,在湖中间像是一个水中舞台。卅六鸳鸯馆的顶都设计得专门适合于音响效果好的顶棚。

 

所以在这里边,唱同期也好,或者是演出昆曲也好,效果极佳。这个馆里面的曲声,咱们叫绕梁不绝。就是在这个馆里面,很好的音响效果,又传遍整个补园。

 

在这补园里面,昆曲美和园林美结合在一起,这个是两个世界遗产的一个交融点。所以说这个卅六鸳鸯馆是苏州园林里面非常有历史意义的演唱昆曲的地方。

 

为了经常唱曲,补园里还专门住了拍先。拍曲子的先生叫拍先。住了一个派先叫纪更。他拍曲子、吹笛子帮助大家来唱曲。不单是补园里的人唱曲,还有好多亲戚朋友都到补园来一起来唱曲。

 

张紫东也善于吹笛。他自己擅唱又擅对白,还擅表演。家里面有戏装、有曲担。这个曲担就是一个担子。专门为演出昆曲用的,用来装演出时候的衣帽等各种昆曲的用品。

 

1951年,我祖父病逝的时候 ,去世的时候,是穿着他喜爱的苏东坡的戏装离开世界的。他也是唯一的一位生在补园又死在补园的人。所以张家在补园生活的74年,正是他一生的70年。

 

张鹿: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昆曲列为世界非物质遗产的名录名单。那么我想听张老师讲讲补园这里的关于昆曲的这些文献。

 

张瑞云:张履谦和俞粟庐在补园收集整理了很多曲谱。有一套曲谱的100册叫《异同集》。《异同集》的扉页上记载了是1893年,补园收藏了600多出的曲谱,又收集了300多出,一共凑成了967出昆剧。装订成100册。

 

在上世纪20年代的时候,张紫东又整理了《昆剧手抄剧本一百册》,《昆剧手抄剧本一百册》一共是十函。这一套书,在2009年的时候,由文化部印影出版的。

 

2011年的时候,召开了这套书的研讨会,也出版了这个研讨会的专刊。专家们认为,这套百册,这100册的曲谱是珍贵的财富。

 

100册书里面的头一本就是目录本。这个目录本是我祖父自己抄写的。就是这一百册的曲本的目录。

 

除了这个昆曲曲谱以外,补园还留存了100册的昆曲的手折。现在都存在中国昆曲博物馆。昆曲手折里面都是写了昆曲的曲谱。

 

昆曲的曲谱就是唱的词。后面就是演出的动作。这个右边叫工尺谱。就是那个时候的哆唻咪发嗦拉西的。这个音乐是怎么配的,笛子是应该怎么吹。

 

这个手折都有这个抄录者,特别是收藏者的印,所以这也是非常珍贵。它的用途一般就是大家一起唱曲的时候,或者同期啊,就带了它。

 

这很方便的,手就拿着它。所以叫手折。就是拿着它,大家在这里拍曲、唱曲。补园的这一本手折《醉圓·金雀記》是苏州发现的最早的昆曲的手折。这个是张履谦那个时代的,还有张紫东的祖父那个时代的。

 

所以说这些资料,包括这个曲谱,有好多都是未刊印本。就是说现在舞台上已经没有了,所以这些资料的留存是非常有传承的意义的。

 

张鹿:补园是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发源地。我想请张老师讲讲苏州昆曲与这个传习所方面的一些事情。

 

张瑞云:因为昆剧传习所的创办人,主要是苏州的道和曲社。而且这些创办者主要是在补园活动的。所以专家说,补园是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发祥地。

 

从这个以后,一百多年了,在昆剧的舞台上,演出的演员,很多都是苏州传习所的演员,或者是他的学生,或者是学生的后人。所以创办苏州昆剧传习所,对传承昆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昆曲的六百年的过程中间,有兴旺的时候,也有很衰落的时候。在上世纪的20年代,昆曲衰落了。昆班 昆曲的班,就是演出的班子,只剩下一个全福班。演员们青黄不接。

 

所以苏州的曲友们,就是昆曲有两部分人员。一部分是专业演员,一部分就是曲友。就是大多数的人群是经常唱曲的。所以苏州昆曲的曲友们组织了一个曲社,叫道和曲社。他们来传承昆曲。

 

1921年的时候,张紫东和道和曲社十一位社员,一起组成了一个13个人的董事会。他们创办了苏州昆剧传习所。这个传习所培养出44名各种行当的昆剧演员。

 

他们这个传习所的头一次演出,就是创办的第二年,1922年就是在补园的戏厅里面演出的。正好是祝贺张紫东的嗣母60岁的生日。

 

抗战以后,传习所的演员,在各地很艰难的谋生。到了1956年,有杭州的国风昆苏剧团,有八位传习所的演员到北京演出了《十五贯》。这一次演出打响了全国,大家对昆曲一片赞扬声。

 

所以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到现在,全国有7个大的昆剧的院团,已经举办了六届中国昆曲艺术节。各地的曲社也是很频繁的开展活动。所以现在昆曲还是在继续的传承和发展。

 

1982年,苏州文联又重建了苏州昆剧传习所。传习所又组织了很多的传承昆曲的活动。2006年,为成立85周年出版了《苏州昆剧传习所纪念集》,今年是传习所95周年。

 

张鹿:我后来在张老师介绍的书里翻到过一篇欧阳老师写的读书人的昆曲,看完之后还是印象比较深的。然后感觉昆曲跟读书人之间还是有很多的联系和渊源。这个方面也请张老师说几句。

 

张瑞云:解放以后,有户籍警上门到补园来,问张紫东,你干什么的?我祖父回答,我是读书人。这户籍警就不明白了。小孩子读书啊,你这70岁的老人怎么是读书人呢?

 

祖父他没有说自己是做官的,是做盐业的,是唱戏的。他认为自己本来就是读书人。这个北京昆研社的主任,欧阳启名,在《苏州昆剧传习所纪念集》上写了一篇文章,叫读书人的昆曲。

 

她认为,爱好昆曲、研究昆曲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是读书人。因为读书人喜爱书、诗、画、曲。他们唱昆曲,不但是自娱自乐,自己在那儿取乐,还传承文化、服务社会。

 

补园的后人,都是读书人。先辈为园林和昆曲作出了贡献,后人要学习和继承家族的传统精神和家风。

 

1951年的时候,我的三祖父,张逸侪牵头向国家捐赠了补园,还捐赠了国家的一级文物软螺钿屏风。这个巨幅屏风,一共有12扇。高两米半,宽五米。

 

它的正面是一个园林的仕女图。它是用很薄的0.07毫米的鲍鱼壳和金银的丝镶嵌上各种图案。仕女啊,花鸟啊,树啊,房子啊等等。

 

这个屏风是明清时期的传世之宝,是国内现存的孤品。专家们都这么评定它。可以从这个屏风的局部图看到螺钿镶嵌的精致的工艺。

 

所以,补园的后人把这个国宝,把补园整个园林、房子都捐献给了社会。在1955年的时候,我的伯父和父亲,向苏州文管会捐赠了书画和昆曲的文献。像这些曲谱是这个时候捐赠的。

 

1956年,我父亲又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书画等等。最近 2013年,我们姐弟把补园留存在我们家的139件物品捐赠给拙政园了。

 

这些文物现在都分别存放在拙政园、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图书馆等等地方供社会共赏。

 

2014年的时候,拙政园的苏州园林博物馆举办了“拙政园西部园主家族文化特展”。这个特展里边就介绍了补园的文物、补园和园林、补园和昆曲。

 

2004年,我父亲张问清率领我们姐弟们组织了紫东文化基金。我的儿子朱丹也成立了紫东文化传播公司。我们支持昆曲的演出,我们支持演出了《牡丹亭》。

 

我们办了几次补园雅集。为《补园旧事》和《补园旧事续编》开了座谈会。出版了有关的纪念册和有关的资料。我们还出版了一套《水磨拾遗》,把老昆曲家的录音做成CD盘,把它们留存下来。

 

所以我们这些读书人,继承了老一辈读书人爱好中国文化,为社会做贡献这样的作风。我们也做了一些传承昆曲的事情。今天,我这个读书人在读书人的APP上讲有关的书,很高兴!

 

张鹿:谢谢张老师。这方面呢 其实我自己通过张老师对补园,对昆曲和对家族的这些故事的讲述,会看到中国的士大夫的那种生活的一个场景。

 

而且在这个场景中,看到了读书在生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张紫东先生最后自己总结自己的一生,说自己是一个读书人。然后欧阳老师写的那个文章里我也是印象深刻,会把昆曲定义成读书人的昆曲。

 

通过张老师的介绍,我相信有更多的愿意读书的人会喜欢昆曲,也会知道昆曲跟读书人之间这么渊源和这么深的联系。

 

其实呢,作为读书人的这个事儿吧,我们看张紫东先生在说自己的一生总结的时候,说自己是个读书人,让我想起,最近看的一篇关于昂山素季的文章。

 

昂山素季说自己的理想生活是一天的时间里,想什么时候读书就什么时候读书,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她把这个定义成自己的一个理想的生活。

 

当然她现在的现状,可能没有办法去实现这样的一个自己想要的那种状态。包括我看到的这种在互联网时代非常有创新的那些人。

 

比如说比尔盖茨啊,像索罗斯啊,小扎啊,像马斯克啊,他们都标榜自己是读书人。而且真的会读很多的书。我也希望有一天,他们也会喜欢昆曲。

 

张瑞云:好多读书人是会唱昆曲的。

 

张鹿:是吧。这个我在原来的时候是不太知道的。我曾经听说过有一位老师,好像在北大。他有时候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就会唱一曲昆曲。

 

张瑞云:这个是吴梅。是传习所的一个创始人,一个董事之一。他是一个很有名的教授。他就是在20年代的时候,在北大讲课,就把昆曲拿到北京大学里面,而且就唱几段。但是不知道你讲的是不是吴梅。

 

张鹿:我好像听的是最近有个姓顾的先生。

 

张瑞云:那我不知道了。

 

张鹿:嗯,就是说有那个故事,在课堂上他会唱一段昆曲,然后那个感染力还特强。

 

张瑞云:现在好多大学里面都有曲社的。像北大。好多。

 

张鹿:好,以后有机会,我也到北大的那个曲社里去听一听。就是实际的去听一听,去感受感受。

 

张瑞云:每个礼拜北京曲社都有活动。很快,今年苏州的道和曲社和苏州有一个昆曲遗产抢救保护促进委员会,要办纪念传习所95周年的活动。

 

张鹿:哦,非常感谢张老师。其实我是真的因为张老师,才知道了昆曲,知道了昆曲的这些故事啊。

 

张瑞云:不过昆曲的那个唱词很深奥。一般不大容易懂。我退休以后十几年就是搞家族史,出版有关的家族的一些资料来学习和了解昆曲、了解园林。挺有意义的。

 

所以有机会把这些内容在这里讲一讲我挺高兴的。基本上在20年代,就是解放以前,像苏州。因为昆曲在苏州发展的比较广泛了,因为它本身是从昆山发展起来的。

 

在苏州的主要的文化人都是热爱昆曲的,会去学唱昆曲。或者这么说吧,比较大的人家,或者咱们就按照俗称叫大户人家。他们呢,有钱,有闲,就是有点空闲的时间,他们就去搞昆曲了。

 

像我们这个家是一个代表性的。这样的家族很多很多。我们有很多亲戚朋友家都是这样的。

 

而且昆曲已经发展到大学里边了。

 

所以现在,目前很多大学都有曲社。包括那个老师也好,学生也好。北大是一个例子。苏州大学、南京大学都有曲社。

 

社会上各个地区,我刚刚说苏州有一个道和曲社,北京有个北京曲社,都是很有名气的。而且都是读书人在那里面搞昆曲。

 

现在好多名人是很喜欢昆曲的。也会唱昆曲,也会演昆剧的。所以我觉得读书人和昆曲这个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像欧阳启名所讲,是读书人研究昆曲、发展昆曲、传承昆曲,那昆曲它一方面作为一个戏剧,舞台的演出,有很多戏迷很喜欢来听、来看。

 

还有它也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是在一定爱好昆曲的曲友,叫做曲的朋友、曲友,他们自己唱,自己研究。

 

所以昆曲有很普遍的曲社。基本上大的城市里面都有市一级的曲社。苏州有苏州的曲社,北京有北京的曲社,上海有上海的曲社。那都是一大批的。不是演员,是爱好者。

 

他们来唱、来研究、来传承。这些人都是读书人。大部分都是读书人。当然在昆曲很兴旺的时候,也有好多老百姓,好多普通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人也很喜欢听,也很喜欢唱。

 

可是真正的像那些曲社的成员,基本上都是读书人。因为昆曲本身比较深奥。你要看它的唱词也好,它的对白也好,都是这个文学水平很高的能看懂。

 

一般的人还不太懂,要有比较深的文化水平的人能够真正懂得它里边的深含的意义。所以呢,读书人居多。所以真的是读书人在研究和传承。

 

张鹿:我在张老师的那个家族编的书里看到过一曲,叫做“词为君,曲为臣”。觉得这个好像也很奇特。印象很深。所以这个是怎么一个解释,或者怎么一个意义呢?

 

张瑞云:昆曲有曲谱,唱出来的内容。还有它有很优雅的音乐配合。那么它再配上比较好看的动作就变成昆剧了。不过它也有一个问题。因为它比较高深,所以不大容易很普及。

 

所以它要传承下去,也是有一定的难度。那么现在,这个昆曲一般的比较早就引入了大学,就走进大学。在20年代的时候,我们刚刚讲的吴梅教授也是是苏州昆剧传习所的一个董事。

 

他就在课堂上引入了昆曲。有好多学校,还有解放以前的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它也是有几 个曲友,把昆曲带到了学校里面去。

 

所以现在呀,像苏州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都是有很多曲友在那里面传承昆曲的。所以,今后的昆曲的继续传承,也是要靠读书人。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