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与脑》第02集

李恒威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意识研究的思维框架分为四个方面:我们对意识现象本身的理解;关于意识的形而上学;自然科学的维度探讨意识的机理;以及意识科学方法论本身的研究

   

   

    第二部分我要谈一下评价意识研究的这样一个思维的框架。我把这个思维框架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意识研究它要涉及到我们对意识现象本身的理解。因为意识体验它是第一人称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意识的第一个方面的研究,它是广义现象学的。这一方面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这种现象学的体验和反思。因为它的方法的扩展,现象学本身有现象学的这样的一个方法,它跟我们日常的单纯的这种朴素的体验和反思,还是有区别的。像我们东方的传统,特别是跟禅修有关的传统里面,也发展了很多我们称之为第一人称的来理解人的自身的心理状况和状态结构、功能的这样的一种方法,也有系统的这样的一个发展。这是第一个维度。

 

第二个维度我把它称之为形而上学的维度。其实就像怀海所提到的,我们如何在这个自然界中为落日的晚霞找到恰当的位置?我觉得当代意识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我们核心地把它概括为“心―身”问题,或者一个基于一个物理主义的立场上,我们如果来理解这个问题的话,它可能就叫做大卫・查默斯概括出来的这个“难问题”,或者还有其他人提到的像列文(Joseph Levine)这些哲学家提到的“解释的鸿沟”,我想这都是关于意识的形而上学,我们给出的一些概括。

 

刚才我说的这个问题,其实就在于我们怎么在一个自然的世界之中,来理解像落日晚霞这样的一些富有我们的体验色彩的、富有主观的这样的一些审美价值和意义的这样的一些现象,这是形而上学的这个问题。我认为意识的整个研究,如果我们不能在形而上学上给出一个彻底的理解的话,意识我们就不能最终的得到理解。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难问题”提出来以后,它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他们对意识研究的这样的一种看法――不管是哲学家也好,还是科学家也好。这是第二个维度。

 

第三个维度是自然科学的维度。最重要的工作应该就落在当代的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的领域里面。它的核心就是要探讨意识的机理。它可以在不同的层级之上,你去探寻它的物质的机理。它也可能是物理学的,也可能在化学层面上,也可能是在生物层面上的。当然,我们知道现在当代量子意识的研究也是一种进路、一家之言。有很多人希望在量子的层面上面来探讨意识的机理。

 

就目前而言,一些广为探讨的这些问题,包括意识的神经相关物“NCC”,或者是意识的神经的最小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还有无意识与意识之间它们的神经表征的差别是什么?以及像我们现在说到的像这些“绑定”的这些问题,就说我们的为什么像这种分布式的这种时序上有先后的神经网络的活动最终会显现为一个统一的意识场景。就像埃德尔曼Gerald Edelman所说到的,“记忆的当下” “Remembered Present”这个问题。这是第三个方面。

 

第四个就是关于方法论的。我们现在知道,意识研究刚才讲到现象学,广义的现象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其实它们的方法其实是非常不同的。简单说,现象学它是一个first person第一人称的这种方法。科学,特别是研究脑的结构功能、解剖,还有它的神经机理,用各种方法来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说它是一个third person第三人称的方法。

 

总体上,我想这两种方法不是在面对意识现象的时候,不是必须的“要么……要么”的这种选择,而是说我们应该是一种“and”,是一种“和”,是两种方法相互合作、协作,来攻克我们对意识,被认为是“世界之结”的这样一个问题的探索。所以方法论本身的研究,我认为也是当代意识科学研究里面的非常重要的这样的一块。特别是第一人称的这个方法,就涉及到我们对现象学,特别是对于东方传统里面,比如以禅修的这种传统相关的这些方法,在揭示我们意识的本质方面,它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第四个(维度)。

 

所以说第二部分,我概括地介绍了一下我自己对于评价当代意识研究,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展开的这样的一个思维的框架。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