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企孙文存》(1)

戴念祖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叶企孙是中国20世纪很重要的一个科学家、教育家和爱国者。除了专注于自己学术上的几项工作,他还亲身教学,也形成了一个教学团队,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这些人纷纷成为20世纪下半叶我国科学技术的重要力量。这本文存可以说是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家的心路历程,它的内容也是中国现代物理学发展起步的标杆。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是《叶企孙文存》。文是文章的文,存是还留存下来的东西。实际上就是留存到今天的叶企孙的著作、讲话、电报、文稿等等,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叶企孙文存》。

 

这是近年编辑的一本著作。里面当然是特别保留了很多很珍贵的图片、照片,像这张是30年代清华大学主要教授的一个合影。这本书开头的这些很珍贵的照片,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我国科学研究教学团队的基本情况。这本书给我们很多的回忆、纪念,它实际上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一本很重要的文史资料,可以供大家今后研究、阅读,也可以作为教学的参考。

 

那么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叶企孙和这本《叶企孙文存》。按照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的说法,叶企孙是中国20世纪很重要的一个科学家、教育家和爱国者;而且我认为,叶企孙不仅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很重要的科学家,也是中国现代物理学起跑线上的标志性人物。

 

我国近代的科学发展是从清末开始。物理学最早的两个教授,一个是夏元�、一个叫何育杰。在清末1907、1908年的时候,他们二位从外国留学回来,开始教授物理学。比如说何育杰是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系毕业,是硕士,相当于我们现在大学毕业回来当了北大物理教授。在当时,他们所开的课程都很零散,也没有什么规划。

 

20年代叶企孙回国后开始在大学从事物理学的教学工作。他所做的工作对中国物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自己不仅亲身教学,也形成了一个教学团队,培养了很多人。这些人纷纷成为20世纪下半叶我国科学技术的重要力量。

 

下面我们谈谈叶企孙的一些具体成就。叶企孙自己很著名的几项工作,其一是测定普朗克常数。他在哈佛大学念硕士的时候,由当时很重要的物理学家布里奇曼指导测定普朗克常数。他测定的常数值比其他人都要精确,而且在历史上他的数值曾经被用了十年之久。当时称之为“普朗克常数的叶值”,就是叶企孙的数值。

 

后来他还做了铁磁性的研究,关于铁磁物质的磁性研究。这开创了国际上关于铁磁学研究的一些很重要的环节。比如说,每一次做铁磁的研究实验的时候都必须要对这个磁体进行退磁。退磁的话,如果发生剩磁,对下次测量就有影响,就不能得出好的规律。另外样品要均匀,不均匀的铁磁体样品做出来的结果也不同,会影响它的正确的科学结论。

 

在做铁磁性研究的时候他用压力。如果压力一大,铁磁性的磁导力、导入系数、导电系数发生变化。在他之前,最高的压力每平方厘米,大概最多到了一千个大气压。可叶企孙做的时候已经做到12000个大气压的压强。在这样大的压力底下,铁磁物质的各种系数就发生变化,得到很惊人的结果。所以他的结果受到他的导师布里奇曼的称赞。以后布里奇曼在他的著作《高压物理学》当中,一直保留着叶企孙这篇博士论文的重要成果,而且作为他里面的重要一章,三十年不变。而且从30年代到60多年,到布里奇曼过世以后,这本书一直放在那里,都是叶企孙的成果。

 

另外叶企孙先生曾经在1936年,在中国跟他的学生熊大缜做红外光摄影技术。当时在晚上用红外光对西山进行拍照,这个技术在1936年完成的。60年代越南战争当中,美国采用红外光的摄影技术,对着越军在晚上进行轰炸.所以在当时红外光技术这个研究课题上,叶企孙跟他学生走在世界前列将近三十年。

 

另外他曾经指导他的学生,比如像马大猷这些人,研究建筑声学,对清华大礼堂的音质测定提出了改进方法。当时研究这个的时候,跟国际上的沃森提出的建筑声学只差一两年的时间,整个科学研究的状态也是前列。

 

后来特别重要的是叶企孙在昆明时期,也就是二战时期,我们的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南,在昆明。大家都知道李约吧?李约作为中英文化的交流使者,英国驻华大使的文化参赞,在昆明时期跟叶企孙有很多接触。叶企孙就引导李约去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从此就把这位英国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大家引进了这条路。李约几十年不间断地完成了几十卷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英文大著作,在国际国内上产生很重大的影响。这应该说也是叶企孙的功劳。

 

在他自己研究以外,叶企孙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这些人才成为20世纪下半叶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骨干力量。比如他培养的王淦昌、赵九章、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等等。这些名字一念出来,大家都觉得,我国下半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大概都脱不了这些人。而且这些人都是叶企孙的学生,是当时他培养出来的。其中两弹一星的功勋23位,数一下有12位出自叶企孙的门下,包括刚才所念到的这些人。可见叶企孙先生对我们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对整个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90年代20世纪末的时候,台北中央研究院的院长吴大猷曾经这么评价叶企孙。他说:叶企孙是20世纪在清华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在清华建了一个活跃的学术团队、教学研究团队。这是作为吴大猷,也是一个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对叶企孙做出的评价。

 

这个活跃的团队,包括哪些人呢?吴有训、本栋、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都是在这个叶企孙为中心的队伍里头做工作、做教学研究。后来大家都知道,吴有训是中科院的副院,本栋是厦门大学的校长,周培源是北大的校长,赵忠尧是高能物理学家,是核物理学专家――中国的核科学发展,他是有起始之功,任之恭到美国成为无线电专家。可以说,中国科学的发展当中,叶企孙不仅自己做了很多工作,同时也培养了很多人才。

 

关于他培养人才还有一点值得讲的是,我们现在培养人才,天天喊培养但是不知道怎么培养;教学怎么进行,怎么教才能教出一流人才?这是现在大家提出来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教不出来叶企孙教出来这么多?其实叶企孙的教学主张非常简单。他自己曾经多次在清华大学的刊物上讲到关于培养人才的方法、计划、规划。里面讲了三条。

 

一条是教学重质重量。第二个是每一班的人数要少。我们大概从解放以后,从1958年开始。比如我当时念物理系,一个班就有48个人还是58个人,那么多人听一个老师在上面讲,有十个人认真听就了不得了。当时叶企孙他说一个班的人要少,他主张在十个人以下的小班级,这样子能针对每一个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来讲出他需要解答的问题。

 

而且到最后讲的时候还要讲他所看到近几年的科学发展动态,物理学的动态、方法、经验、主题,都给大家做介绍。这样学生毕业以后马上又可以从事工作。我们现在大学课程完了,毕业了,这就完了。这是我们跟叶企孙的差距。

 

另外一点,叶企孙说我只授予基础知识不讲其他东西。大学只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对这些知识加以灵活的运用。在教学科学研究当中,能把基础知识发挥得最好,这就是你教学的成功。

 

我觉得这些经验对于今天我们教学改革,创办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都是很重要的。并不是你跟你的学生讲了很多当代的科学形式、发展、状态、课题,你的学生就能学成,根本的是你要把基础知识讲透、讲清楚,有了基础知识学生出去发挥作用就大了。所以叶企孙先生讲到这三点重质重量,一个班级的人数不要多,只能少,另外只讲基础知识,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

 

我们对叶企孙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叶企孙文存》是什么内容呢?这本文存主要是由叶企孙的文章、讲演、电文和日记组成。日记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他自己作为中学生时候,初中生的时候,也是十八九岁写下的日记。一个是1949年到1951年,这几年间写下来的日记。这些日记特别是他作为中学生、初中生写下的日记很值得现在的学生去阅读去参考。作为一个学生怎么样培养自己的意志,怎么养成自己抓紧时间去读书,怎么发奋用功,怎么关注整个国际上科学的发展动态,甚至于参加国际的科学竞赛,叶企孙都是自己自觉地在做,使自己成为一个中国伟大的物理学家。

 

除了日记以外还有读书笔记,他做了好多读书笔记。还有他自己写的教材。他到清华做教授以后,当时没有教材。如果说讲课的教材可以用西方的教本,那么实验就不可能了。我们怎么样带自己学生做实验,带大家做实验,作为物理系来说是很重要的环节。当时的中学生,基本上没有做实验,我们还很落后。最好的学校也就是挂几张实验的图给大家指一下,点一下,看一看。到了大学以后,学生没有摸过实验仪器,不知道怎么做实验。叶企孙从这里开始,编写了“初等物理实验”这么一本书,供学生去参考,做实验是利用什么仪器,应该怎么做法,步骤,怎么填写实验报告。甚至把实验报告都印好了,你做了以后把一样一样结果填上去,然后把这张撕下来交给老师就完了,他想得很周到,比我们现在的大学老师,物理实验的老师,想得还要周到。

 

这本文存里面还有一部分是叶企孙的家谱,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这本书最前面有一个导论,这个导论前面评述了叶企孙的生平成就,对叶企孙的工作做了一个全面评述,包括他跌宕的人生,这里面也有很多描述。所以在读这本书之前看看导论,再看看这下面的文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可以说这本文存是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家的心路历程。这本书的内容也是中国现代物理学发展起步的标杆。在这些方面,我们这本书里头给大家提供了这些内容。如果说作为中国科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标杆性的读物,也许你们很快就会想到叶企孙之前,北大的物理系教授夏元�、何育杰,甚至还有跟他同时代的,南开大学物理系教授后来调到北大的饶毓泰,还有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所长丁西林。现在经过这么一大段时间以后,大家在评述过去的时候,都认为叶企孙功勋最卓著。这是历史发展当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人物。

 

除了刚才我们说他自己做的工作以外,他身边有一批人一个学术团队,他是带头人。同时他又创建了中国物理学会。在1931年、1932年之间,他建了中国物理学会。在这个学会里,他也坚持出版刊物,这就是《物理学报》。坚持要研究机构,就是后来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在加强部署、进一步充实研究内容方面,都做了很大贡献。这是文存上很重要的内容。

 

叶企孙,作为中国历史上这么一个人物,在世界科学史上是可以,虽然我们做的工作比较落后,做的工作比较少,但是他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就像英国科学史上的牛顿、法拉第、麦克斯韦,或者是德国的伦琴,法国的安培,意大利的伏特,丹麦的奥斯特,荷兰的昂尼斯。这些人都在自己国家里面为自己国家科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我们的叶企孙在中国的地位就相当于这些人在他们国家当中的地位一样,是值得我们今天纪念、发扬、认识和理解。在这基础上,《叶企孙文存》可以说是我们认识过去的一个读物,也是我们不忘初心的一种表示。同时也是我们要艰苦奋斗、开创未来的一种铁的决心。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