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中国》(一)

许金晶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这本书关注的是中国的主要城市的一些读书会的案例,一共选择了全国各地的十六家读书会。透过这些定位和特色各异的读书会,能够管窥当代的中国城市里面一些读书会的运营的状态,以及这些读书人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面貌和精神气质

 

 

再来谈我的第二本书《领读中国》,这本书关注的是中国的主要城市的一些读书会的案例。主要包括哪些城市呢?我这里面一共选择了中国各地的16家读书会。其中因为我个人是在南京生活,而且我个人从2010年开始,也是一直致力于南京人文社科经典推广阅读的一个读书会,叫金陵读书会的运营工作。所以说也是因为我本人在南京,而且跟南京的读书界有比较广泛交流的缘故。所以在这16家读书会里面,南京的读书会就占到了其中的七家。除此之外的话,我们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有读书会收入到我这本书里面。其中北京、上海是各两家,广州、深圳是各一家。然后除此之外还有像天津的燃灯者读书会;杭州的种德元典读书会;以及我还特地选择了一个,应该说是三四线城市,是浙江的一个小县城,海盐这样一个县城的海盐读书会,这样的一个案例。

 

    尽管这些读书会组合在一起,可能不能构成一个严格的社会学研究方面的普遍意义上的代表性。但是我们透过这些定位和特色各异的读书会,也能够管窥我们现在中国、当代的中国城市里面,这样的一些读书会的运营的状态,以及这些读书人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面貌和精神气质。

 

在这里面这些读书会当中,我也有意识的做了选择与区分。比如说有哪几类呢?我们可以把它大概分为三到四类。

 

第一类读书会,是完全由学院里的一些学者和老师来创办的。他们更多的是定位在一个纯粹的学术化的经典阅读。这里面像杭州的种德元典读书会,他们就是一个致力于中国传统的诸子经典阅读的读书会。所组成的一些老师,基本上也是以杭州各大高校供职的老师和研究人员为主。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读书会,同样是由学院里的学者和老师来创立的。但是他们的面向对象,并不局限在学院里的这些人士。比如说并不局限在高校里面的这些师生,而是更多的面向社会的大众。他们在这种学院和真正的对于这些经典阅读、对于学术阅读有渴望的公众之间,构建了一种桥梁。比如说我在这里面提到的,像南京的群学书院和半城读书会。他们的创办者,群学书院是以南大社会学院的老师为主;半城读书会,是南大商学院的老师为主。但是群学书院更多是以一个男性读者为主要面向对象,它是致力于政治、社会、历史方面的这种经典的学术书籍的普及推广。然后半城读书会,更多是定位在一个中产阶级的知识女性方面的读书会,更多强调知识女性、中产女性,在这个时代里面如何构建很好的自我,如何构建一个强大、美好的心灵的定位。这是第二类。

 

    第三类读书会,可能他们同样也是追求一些经典和学术的阅读。但是他们无论是发起人,还是所面向的参与者,基本上都是以社会上的公众或者说是各自有各自的本职工作,把读书作为业余爱好的这样一批业余读书人为主的读书会。这里面比如说,像我自己所参与的金陵读书会;包括像南京的南园读书会;包括像北京的爱思想读书会,都是这样的类型。就是说他们可能已经离开了学校,已经离开了这种象牙塔。但是他们仍然有一颗经典阅读和学术阅读的心,在社会上会聚起这样一种经典阅读和学术阅读的共同体。这是第三类。

 

    然后第四类读书会,就是比较宽泛意义上的读书会。他们可能也跟这种经典阅读、跟学术阅读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可能除了读书之外,除了读一些文艺类的书之外,也会发起一些像观影会、像戏曲欣赏;包括甚至做一些手工、做一些民俗活动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所以与其把他们称之为读书会,更不如把他们称之为广义上的学术、文化这样一种公益组织。比如说像我们南京的悦的读书会;像南京的嘤鸣读书会;包括像上海的星期天读书会,都是这样的一种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这样四种类型。

 

所以我刚才也说了,表面上来看的话,可以说独立电影,跟读书会可以说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但是从某一个角度来说,独立电影也是中国当代城市的文化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这样的一种城市具备了比较强的容纳和包容地下电影、独立电影,这种亚文化的空间诞生的一个产物,而这种读书会同样如此。就是在南京、北京、上海现在这样的城市,一方面是随着这种国家政权的,用汪晖老师的话说,就是叫去政治化。也就是说,国家在一个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国家政权、政治力量不再干涉一个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去政治化,这样使得都市生活的自由度和宽松度比起我们改革开放之前的时代,肯定是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然后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得益于中国现在经济的不断发展。像这样一些中国主要城市里面,都出现了一个受过较好的高等教育,受过较好的教育,同时有一定的知识和文化、趣味和追求的这样一批中产阶层或者知识阶层。然后再者,又是得益于像微信、微博、豆瓣等这样的一些网络媒体的发达。这些共同因素,这三者的共同因素,都决定了能够让城市容纳像读书会、像观影会、像各种各样的一些亚文化团体的出现。

 

我在之前面对南京的吴晓波南京书友会邀请我做的一次沙龙上。我就是把我的这两本书,《领读中国》和《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放在一起讲的。我觉得,这两本书尽管表面上看似毫无关系,但是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无论是独立电影,还是这些读书会,都是中国社会发展日益出现一个比较开放、比较自由、比较多元化;出现了能够容纳一些各种各样的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空间上的产物。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两本书,对于构建我们中国的观察和管窥我们中国当代城市文化,管窥我们中国现在向一个开放的多元、立体化的城市生活向前进发的路径上,我觉得都是具备一个比较强的参考和借鉴作用的。

 

再来说说这两本书具体的写法。因为我个人在从事现在的工作之前,曾经在《新京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大概做过七八年的记者、编辑的工作。而我在做记者、编辑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也就是人物访谈。所以说,现在虽然已经不从事媒体工作了,但是,业余有时间的话,也是想利用写作和访谈的机会,能够跟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一些知名的人物,而且在各行各业,做出成绩的这些人物,获得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很享受这种跟这些优秀的人物,来进行面对面交流、面对面切磋的一种交流的乐趣。所以这两本书,基本上都是以对话体的访谈为主体的。这个对话体的访谈,就是区别于那种写成特稿式报道的话,大概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它是问题导向的。我会设置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在做这些读书会之前,我会亲身参加一次读书会所举办的活动。并且对读书会的发起人,对他的一些书友,对读书会相关的微信公号,他们相关的一些自媒体的推送有一个比较多的了解。

 

    我在做《独立电影导演访谈录》的时候,基本上每一个导演访谈之前,我会把他之前拍过的所有电影作品,优秀的也好,或者说质量一般的也好,只要是能够找到的所有电影作品,我都会找过来看一遍。而且在看的同时,会做详细的拉片笔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样的一种对话体的访谈,我个人认为《独立电影导演访谈录》,应该来说还是比较扎实,比较有深度的。而这个《领读中国》这本书在做读书会,除了访谈之外,我也有意识的收入了读书会的一些核心的发起人,一些核心成员,包括一些书友,撰写的一些比如读书会的讲稿,或者说读书会的一些发刊词,包括读书会的一些过往的重要的文案,他们搞过的一些活动列表,他们曾经相关的一些聚会,一些沙龙的实录这样一些东西。我之所以在一个访谈之外,还要补充这样一个东西。因为我是觉得,在未来的五到十年,我相信,中国这样的城市读书会,尤其是在政府倡导全民阅读的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会越来越多的被学界、被社会甚至被政府所关注。

 

    所以我希望,这本书等到尤其是社会政府和学界在关注到这本书的时候,注意到有这样一本关于中国城市读书会的专著的时候。他们可以通过访谈,以及后面所附的大量的第一手的文案资料,能够给他们很多的这种第一手的研究、调查和参考的一个素材。所以我写这样一本书,也有为后世的研究者,后世的政策制定者,来提供一个详尽的素材的这样的用意。

 

我们金陵读书会的会长宋老师,在评价我这本书的时候说:我虽然是一个学术体制之外的写作者,但是我无论是做《独立电影访谈录》还是做《领读中国》的时候,还是有一个比较强的学术自觉,能够希望给这些学术提供一些第一手的田野素材的这样一些功效。这两本书,一家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家是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出来之后也是,让我非常的意想不到。

 

 

 

然后至于《领读中国》这本书,要谈它的不足的话,我觉得个人在部分读书会的一个深入的田野观察、参与式的观察方面,我觉得还可以做的更细致一些。就是有一些读书会的访谈,比如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读书会的访谈。由于我本人不在这些城市生活,所以我没有办法参与到这些读书会实际的活动当中去,所以造成了我的访谈提纲和访谈问题的设置,可能有的时候还欠缺一些深度、欠缺一些贴近度。因为基本上这本《领读中国》记录的大概是2016年一年,这些中国主要城市里的代表性读书会当时的一个运营生态。我个人其实有一个设想,比如说过了五年之后,我们在2021年;或者再过十年之后,我们到2026年,我们对同样的一批读书会,对同样的一批读书会的掌门人,来再做一个访谈。他们到那个时候的读书会还在不在?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他们个人对于读书会的理解,对于读书会的定位,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他们个人的读书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的读书会的定位和发展状况,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我相信如果五到十年之后,再做《领读中国之二》这样一本书的话,前后对比起来,我觉得这个其实非常有意思,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件事情。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